節慶概念

2013.12.10

bay 1218

(圖為我們出席2013年在拜魯特節慶劇院的華格納250年誕辰音樂會)

今日大部分人在城市裡的音樂廳與歌劇院經驗大概是這樣的:經過忙碌的一天工作,下班後匆匆忙忙趕到演出場地,隨便抓點東西墊墊肚子,找到位子坐下、還沒來得及喘氣,七點半開演時間就到了。中場休息趕快排隊買杯咖啡喝以便提神,但下半場還是忍不住打了幾個盹,最後被終場的掌聲驚醒,殺出停車場的長龍、拖著疲憊的身心回家,一邊想著:下次不要再這麼累了啦。 

我最鍾愛的作曲家理查˙華格納(Richard Wganer),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說:不行,要欣賞真正頂級的藝術作品,不該是這個樣子。1876年,他在德國巴伐利亞一個「鳥不生蛋」的小鎮拜魯特(Bayreuth)郊外,創建了第一屆的拜魯特音樂節。音樂節的目的在於:

1)      為華格納的革命性音樂戲劇作品《尼貝龍指環》四部曲,提供適當的設備與演出環境(他一手打造的節慶劇院)

2)      為此作品的演出者,提供適當的排練環境(「鳥不生蛋效應」之一)

3)      確保此作品的欣賞者,以適當的方式欣賞演出(「鳥不生蛋效應」之二)

「鳥不生蛋效應」是我發明的名詞。華格納認為,十九世紀的歌手與樂手們常常缺乏適當的排練,其演出著重美聲炫技、並未認真對待音樂與戲劇。因此若把演出者集中到一個「鳥不生蛋」的地方進行長時間排練,將可使他們專心致志、集中心力在眼前這部音樂戲劇作品,從而達到在城市裡的音樂廳/歌劇院的例行性演出時無法企及的高水準。(「鳥不生蛋效應」之一)

同時由於演出場地是在一個「鳥不生蛋」的地方,觀眾必須遠道「專程」而來,因而勢必拋開日常生活與工作負擔,也較有可能心無旁鶩地欣賞藝術。華格納所設想的欣賞時程是:下午四點在郊外劇院開始的演出,兩次中場休息各一小時以便用餐與充足休息,晚間十點才結束。觀眾回到旅館休息後,第二天晚點起床,早餐後散散步,就差不多準備出發前往郊外的劇院欣賞該日演出。觀眾的一整天幾乎完全投注在欣賞與消化這些獨特而藝術野心高的音樂戲劇作品,也才容易得到最大的感動。(「鳥不生蛋效應」之二)

會願意這樣專程前來的欣賞者,傾向於是真正的愛樂者與行家,他們會對演出水準寄予高期待,當然也願意付出較高的價錢。演出者知道台下都是這樣的人(而非城市裡附庸風雅順路來的觀眾),追求並期待一百二十分的演出,而演出者一百二十分的努力可以獲得一百二十分的欣賞,其完美的舞台演出也能獲得相對應的報酬。

「鳥不生蛋效應」帶來的雙方面付出、所能激盪出來的絕頂藝術火花,便是華格納首創的「節慶概念」。後世所有音樂節慶如薩爾茲堡音樂節、格萊德邦歌劇節、愛丁堡藝術節等,都是源自於此。

在華格納以前,”Festival”一字通常指的是社區、社群的盛大活動與慶典,常與宗教信仰有關、也常附有舞台演出、美食品嘗(想想昔年台灣社會的廟會,通常在某個神明的生日舉行、附有野台戲演出以及人們打牙祭的機會)。可是華格納發明了「音樂節」的概念,聚焦在藝術作品的演出與欣賞,提倡在節慶環境下演出者與欣賞者的改變,可以帶來更完美極致的藝術體驗。 

「音樂節」概念的發明,是針對十九世紀歌劇演出不理想狀況作出的改革。歌劇源自十五世紀的佛羅倫斯藝文圈,原本只在貴族宮廷內演出;經過革命與中產階級興起,歌劇逐漸演變成為大眾化的娛樂,爾後幾乎淪為城市裡的夜總會舞台秀那樣的型態。華格納的最大貢獻是「音樂節」概念,將歌劇重新恢復成嚴謹的藝術演出,在「鳥不生蛋效應」之下,專程來相會的欣賞者與認真的演出者,共同體驗獨特而藝術野心高的音樂戲劇作品。 

這個過程跟歐洲美食餐廳的出現幾乎同出一轍。歐洲的美食藝術原本只出現在貴族宮廷,經過革命與中產階級興起,逐漸演變成大眾化的享受,但通常集中在城市裡高級餐廳的酬酢場合。二十世紀初米其林指南的最大貢獻是「目的餐廳」的概念,在「鳥不生蛋效應」之下,專程來相會的饕客與認真的廚師,共同體驗獨特而藝術野心高的料理作品。 

多年來我最喜歡的華格納歌劇與米其林美食這兩種東西,原來都圍繞著此一「節慶概念」。至少在我天真的想像裡,頂尖的美食餐廳應該是這樣的:認真的廚師設計了野心很高的菜餚,不計成本利潤、不嫌麻煩費工,追求最適當的呈現與味道的組合。因為他知道,外面餐室裡那些專程前來的食客,傾向於是真正愛吃與懂吃的人,他們會對料理水準寄予高期待,當然也願意付出較高的價錢。食客期待一百二十分的演出,而廚師一百二十分的努力可以獲得一百二十分的欣賞,其完美的廚藝演出也能獲得相對應的報酬。 

只要世界上還有相信此一「節慶概念」的演出者/廚師,以及願意專程前來的欣賞者/饕客,就有機會共同創造這樣的絕頂藝術體驗,不論是在舞台上還是餐桌上。

訂閱電子報 GO